如果一個logo的設計方案不能被解釋出足夠多的意思,這個方案在中國企業被通過的可能性非常小。因此,我們也常常會看到很多老板自己設計企業的logo,而且他會很得意的向別人講述這個logo的含義。他們并不認為一個logo的美觀有多重要,最重要的是這個logo是否可以解釋出很多的意思,而這些意思代表的大多是他企業的那些如“誠信”、“自強不息”等空洞的企業理念,以及如“鵬程萬里”“欣欣向榮”“財源廣進”等所謂的祝福。這樣的標志作品,深圳LOGO設計公司在大街上隨時可以看到。有些甚至是一些大型企業和正在大量銷售中的產品品牌。所以,我總認為,中國的很多標志存在太多的“被設計”。同時,我也不能理解,為什么一個logo總是被賦予大量的含義。一個非常簡單的圖形必須承載著許多種不同的解釋,否則,即使是它的理念再好也很難被客戶接受。這就是中國企業對logo設計的期待,也是客戶評審logo時最主要的標準。它超出了logo設計的其它任何要求。他們忽視了一個logo代表的是一個企業的形象,它的造型和顏色傳遞這個企業的審美與氣質,傳遞這個企業的文化與精神;當然它可以也應該有某種特定的解釋,甚至蘊含著一個哲理,或者講述一個企業故事,以此詮釋一種企業的精神或者一款產品理念。它通過整套VIS系統傳達給企業內部與公眾,使其對企業產生一致的認同感,以形成良好的企業印象,最終促進企業產品和服務的銷售。但不能把圖形所代表的含義作為標志設計的唯一追求,更不能以犧牲圖形美感去強行疊加許多所謂的概念,尤其是那種十分牽強的解釋。
看看我們周圍的許多標志圖形及其釋義吧,你就會很深刻的感受他們對圖像信息承載能力的渴望。他們會用圓形去代表太陽和地球,也會把黃色與灰色的搭配解釋為“輝煌”。所以,當這種思路成為logo設計的目標和方式的時刻,我們發現這項工作已經不是設計師的專利,也并非設計師的特長。于是,大家都可以參與設計,特別是企業的老總,他更有發言權。所以, 我一直疑惑,為什么中國企業的logo設計總是喜歡用企業名稱的首字母為元素進行創意設計,而且被社會廣泛的認同與默許。深圳LOGO設計公司總是言之鑿鑿的說,這是企業的基本元素。這種被“合理”解釋過的創作手法,成為大多數設計師進行logo設計時的一種創作模式,而且似乎從不被人質疑。一個字母怎么可能是某一個個企業的專屬元素呢?一共只有26個字母,而企業僅北京市就有幾十萬家,這就意味著,一個字母可能是幾千家企業名稱的首字母,其專屬性又從和談起。既然沒有專屬性,又為何以此為基礎進行一個企業的logo設計。我覺得這十分牽強。